• 当前位置:首页 > 西部热点 > 正文
    • 让核医学研究走在世界前列!走进来的患者和走出去的泸州药...

    • 作者:李荣泰 肖婷 谢蕤来源:泸州发布、泸州日报发布:2024-04-01浏览:4411

    当前,泸州正在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药健康中心


    所谓中心,需具备一定的辐射能力。


    当到泸州看病的外地人越来越多,那么泸州的医药产业就有了一定的核心竞争力。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正在彰显这样的核心竞争力。


    2019年以前,许多国内患有神经内分泌肿瘤、前列腺癌的人都需要到国外寻求镥-177核素治疗;2019年以后,他们则陆续来到泸州接受治疗。


    2023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接受治疗的患者有500多人


    微信图片_20240401142737.jpg

    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四川重点实验室推动临床与科研相结合。


    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


    3月10日,开着房车,经过两天一夜的长途跋涉,河北唐山的董女士终于带着父亲来到泸州。

    她父亲患前列腺癌一年半,去过许多大城市治病,但病情并不见好转。

    去年在北京一家医院,医生建议董女士“去泸州试试”

    紧接着,董女士的弟弟就来泸州“考察”

    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一位云南的患者告诉他:“能治,效果不错,好几个都是躺着进来,走着出去的。”

    今年3月12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已在为董女士的父亲设计治疗方案。

    抓住新的希望,董女士有些激动,连声说:“这次来对了!早知道就好了!”

    山东济宁的田先生则是第三次来到泸州。

    他因神经内分泌肿瘤四处求医,“除了脑部,全身多处转移”

    一次在广东中山接受治疗时,一位教授告诉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能治。

    于是2023年,田先生第一次来到泸州,开始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接受治疗。

    如今,已完成两次治疗,他说:“疗效很好,以前走路都困难,现在好多了。CT扫描显示,肿瘤已缩小了一半。”

    不仅自己高兴,田先生还把这一好消息发在病友群里,让大家了解核医学、知道自己的病到泸州可以治。

    一位来自香港的前列腺癌患者介绍,他之前去新加坡看病,用药需要等两个多月,治疗一次要20万元人民币;他还去过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几乎都要等很久才能治疗,长的要一个多月。

    回国才听说泸州也可以治疗,于是就来了,“来了就能用药,一次几万元人民币。”

    他非常高兴,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的核素治疗在全球来看都是非常领先的,我十分感谢核医学科的医护人员!”


    泸州造“癌症克星”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陈跃介绍,核医学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用安全剂量的核元素治疗疾病,将靶向分子成像与放射性核素治疗相结合,实现“诊疗一体化”

    先用核医学成像技术,精准定位病灶;再“定点投放”携带放射性同位素的药物,最大限度地杀死肿瘤,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副作用,“接受一次核医学检查所受到的辐射剂量与一次CT检查相当。”

    目前,核医学在治疗各种癌症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已经成为神经内分泌肿瘤、前列腺癌、骨转移等的常规治疗方法。

    其实,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成立相当早,1974年已成立。

    但医用同位素的生产一直被国外垄断,大大限制了我国核医学的研究和发展。

    直到2014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同西南医科大学联合建立实验室,医用同位素的国产化才逐渐获得突破。

    而这个实验室也先后获批为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靶向放射性药物创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目前,镥-177已实现95%国产化,就在泸州。

    去年9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研发的放射性新药TBM-001成功进入转化期,成为中国核药转化的里程碑。

    2019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开始使用镥-177治疗患者;2020年,通过“口口相传”,全国各地患者开始来泸州求医;2021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又成功使用锕-225进行治疗,是全国唯一;今年1月,上海复弘医疗服务有限公司捐赠200万元,用于支持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关于锕-225治疗相关研究及推广等工作……

    几年来,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山东、福建等20多个省市的患者送来的锦旗,挂满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的一面墙壁。


    微信图片_20240401142840.jpg

    在四川科瑞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究人员潜心研制药品。四川科瑞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创新打造核医学高地


    目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临床水平及科研实力位居世界前列

    核医学的研究,泸州为何能领先?

    陈跃认为是起步早,不仅核医学科成立早,且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2017年即取得了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

    “而最重要的方面,是市里和学校非常重视核医学。”



    去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核医药产业学院正式揭牌。

    江阳区政府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签约共建核医疗产业高地

    按照协议,双方将共同致力于核医疗人才资源体系建设、推进核医疗成果转化、构建核医疗产业生态链、强化核医疗产品推广等。

    今年2月,泸州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明确:“推进核医学高地建设,是泸州的创新工作,也是今年的重点任务。”

    措施包括:西南医科大学肿瘤核医学中心项目力争今年主体完工、争创国家卫健委核医药转化重点实验室、积极引进相关核医药企业、布局县级核医学基础支撑……

    现如今,从医用同位素的研究和生产,到核素治疗的研究和临床,再到核医学人才培养,泸州已基本形成一个完备体系。

    今年,奔着核医学而来泸州的患者预计会逾千人。

    陈跃说,医院核医学科已在思考如何“带病人了解泸州、向病人推广泸州”。

    泸州要打造核医学高地,产业链、产业延伸、品牌推广等题目已摆在眼前。

    仿制药里藏着大创新

    电影《我不是药神》,让许多人认识了仿制药


    泸州有一家企业也做仿制药,还仿出了一定高度。


    四川科瑞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中外合资。


    公司专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领域的药品研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其产品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抗焦虑、抗抑郁。


    目前公司拥有2个制剂生产基地和1个原料药生产基地,产品包括药品、医疗器械、特医食品,有改良创新药3款、仿制药20多款,包括律普欣、凯莱通等拳头产品16款,凯安松为全国首仿。


    科瑞德的厉害之处在于科研,是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制造中心执行总监赵思江介绍,公司在泸县、成都以及印度、美国建立了4个研发体系,有200多名专职研发人员;2023年,公司投入研发费用1.6亿元;目前正在研发30多种药品。


    米库氯铵注射液疗效优异、临床效果好,但生产成本高导致患者用药成本高。


    2023年,科瑞德启动了该产品的立项研究,通过优化工艺,成功将其年供应量提高了10倍,生产成本降低了60%


    近年来,科瑞德推动关键制造设备提档升级,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


    建立了数字化医疗平台,方便患者获取医疗服务和信息。


    同时,公司一边出资培养自己的员工,一边引进美国、印度等国的优秀人才,为创新提供活力。


    赵思江说,未来发展中,科瑞德将坚持仿制和创新并重,实施以高端仿制药为基础、以改良型新药及新器械为研发重点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成为中国中枢神经领域的产品领跑者。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市委副书记、市长余先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的采访时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首要是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加快实施一批重点研发项目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就近就地转化应用”。


    就此,泸州的医药产业已开始答题。


    • 大家都在看